Killer Code

GitHub Spec Kit:通过规范驱动开发更快构建高质量软件

探索 GitHub 的 Spec Kit - 一个通过规范驱动开发革命性地改变软件开发的工具包。学习如何通过优先专注于规范,然后生成实现,来更快地构建生产就绪的应用程序。

GitHub Spec Kit:通过规范驱动开发更快构建高质量软件

简介

GitHub 的 Spec Kit 代表了软件开发方法论的范式转变。与传统的代码优先方法不同,规范驱动开发(SDD)将规范置于开发过程的中心,使团队能够更快地构建高质量软件,同时保持一致性并减少技术债务。

权力反转:从代码优先到规范优先

传统开发的挑战

几十年来,代码一直是王者。规范为代码服务——它们是搭建的脚手架,一旦开始"真正的"编码工作就被丢弃。这种方法产生了根本性问题:

  • 规范-实现差距:需求文档随着代码演变而过时
  • 知识碎片化:关键决策分散在文档、代码注释和部落知识中
  • 变更阻力:修改需要手动在多个层次间传播
  • 质量不一致:实现细节偏离原始意图

SDD 解决方案

规范驱动开发反转了这种权力结构。规范不为代码服务——代码为规范服务。 产品需求文档(PRD)不是实现的指南;它是生成实现的源头。

关键转变:

  • 可执行规范:规范直接生成工作实现
  • 单一真相源:所有开发制品都从规范派生
  • 系统性演进:变更自动在系统中传播
  • 意图驱动开发:自然语言成为主要接口

核心方法论:SDD 工作流

阶段一:规范创建

工作流从一个想法开始——通常是模糊和不完整的。通过与 AI 的迭代对话,这个想法变成一个全面的 PRD。

关键活动:

  • 澄清问题和边缘情况识别
  • 精确验收标准定义
  • 用户故事详化
  • 约束发现和应用

示例过程:

/specify 构建一个可以帮助我将照片整理到单独相册中的应用程序。
相册按日期分组,可以在主页面上通过拖放重新组织。
相册永远不会嵌套在其他相册中。在每个相册内,照片以平铺界面预览。

阶段二:技术规划

从 PRD 开始,AI 生成将需求映射到技术决策的实现计划。

关键活动:

  • 带有理由的技术栈选择
  • 追溯到需求的架构决策
  • 性能和安全约束集成
  • 组织政策合规

示例过程:

/plan 应用程序使用 Vite 和最少数量的库。尽可能使用原生 HTML、CSS 和 JavaScript。
图像不会上传到任何地方,元数据存储在本地 SQLite 数据库中。

阶段三:实现分解

详细任务创建和系统性实现。

关键活动:

  • 可操作任务列表生成
  • 依赖关系映射
  • 测试场景集成
  • 持续验证

示例过程:

/tasks 为实现照片组织应用程序创建可操作的任务列表

安装和快速开始

前置条件

  • 操作系统:Linux/macOS(或 Windows 上的 WSL2)
  • AI 编码代理:Claude Code、GitHub Copilot、Gemini CLI、Cursor、Qwen CLI 或 opencode
  • 包管理器:用于 Python 包管理的 uv
  • 运行时:Python 3.11+
  • 版本控制:Git

安装

使用 uvx 安装 Specify CLI:

uvx --from git+https://github.com/github/spec-kit.git specify init <项目名>

基本初始化示例

# 基本项目初始化
specify init my-project

# 用特定 AI 助手初始化
specify init my-project --ai claude
specify init my-project --ai gemini
specify init my-project --ai copilot

# 在当前目录初始化
specify init --here --ai claude

# 跳过 git 初始化
specify init my-project --no-git

# 检查系统要求
specify check

CLI 参考

命令概览

命令描述
init从最新模板初始化新的 Specify 项目
check检查已安装的工具(git、claude、gemini、code/code-insiders、opencode、cursor-agent)

命令选项

选项描述
--ai <代理>指定 AI 助手:claude、gemini、copilot、opencode 或 cursor
--script <类型>脚本变体:sh(bash/zsh)或 ps(PowerShell)
--ignore-agent-tools跳过 AI 代理工具检查
--no-git跳过 git 仓库初始化
--here在当前目录初始化
--skip-tls跳过 SSL/TLS 验证
--debug启用详细调试输出

开发阶段和用例

0-1 开发("绿地")

重点:从零开始生成

  • 从高级需求开始
  • 生成全面规范
  • 系统性规划实现步骤
  • 构建生产就绪应用程序

最适合:新项目、概念验证、MVP 开发

创意探索

重点:并行实现

  • 探索多样化解决方案
  • 支持多种技术栈和架构
  • 实验 UX 模式
  • 比较优化目标

最适合:架构评估、技术评估、设计系统探索

迭代增强("棕地")

重点:棕地现代化

  • 迭代增加功能
  • 现代化遗留系统
  • 适应现有流程
  • 在变更中保持一致性

最适合:功能添加、系统迁移、技术债务减少

高级功能和能力

研究驱动的上下文

研究代理在规范过程中自动收集关键上下文:

  • 库兼容性:自动依赖分析
  • 性能基准:真实世界性能数据集成
  • 安全影响:漏洞评估和缓解
  • 组织约束:公司标准和政策合规

一致性验证

持续规范分析包括:

  • 歧义检测:不清楚需求识别
  • 矛盾解决:冲突需求分析
  • 差距识别:缺失规范组件
  • 质量改进:持续改进建议

双向反馈

生产现实影响规范演进:

  • 指标集成:性能数据反馈到规范
  • 事件学习:生产问题更新需求
  • 运营洞察:真实世界使用模式影响设计

企业集成

技术独立性

  • 多栈支持:与多样化技术栈协作
  • 语言无关:不绑定特定编程语言
  • 框架灵活:支持各种开发框架

企业约束

  • 关键任务开发:支持企业级需求
  • 组织集成:整合公司特定约束
  • 合规支持:内置监管要求支持
  • 设计系统集成:与企业设计系统无缝集成

团队协作

  • 规范版本控制:基于 Git 的规范管理
  • 分支开发:并行开发工作流
  • 审查流程:团队审查的规范
  • 合并工作流:系统性规范集成

最佳实践

规范编写

  1. 明确具体:提供详细需求和清晰验收标准
  2. 专注意图:在"如何"之前描述"什么"和"为什么"
  3. 包含边缘情况:考虑边界条件和错误场景
  4. 持续迭代:基于实现反馈改进规范

实现规划

  1. 技术理由:记录每个技术选择
  2. 约束集成:包含组织和技术约束
  3. 性能考虑:早期定义非功能需求
  4. 安全要求:从开始就集成安全考虑

质量保证

  1. 持续验证:使用 AI 分析进行持续质量检查
  2. 测试集成:在规范中包含测试场景
  3. 反馈循环:建立双向反馈机制
  4. 文档同步:维护规范-文档对齐

故障排除

常见问题

AI 代理未检测到

specify init <项目名> --ignore-agent-tools

SSL/TLS 问题

specify init <项目名> --skip-tls

调试模式

specify init <项目名> --debug

系统要求检查

specify check

此命令验证:

  • Git 安装和配置
  • AI 代理可用性
  • Python 环境设置
  • 必需依赖项

未来路线图

实验目标

技术独立性:在多样化技术栈中验证 SDD,证明它是流程无关而非技术特定的。

企业约束:展示关键任务应用程序开发与完整组织约束集成。

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:支持不同用户群体和开发偏好,从传统编码到 AI 原生开发。

创意和迭代流程:实现并行实现探索和健壮的迭代功能开发工作流。

结论

GitHub 的 Spec Kit 不仅仅是一个新工具——它是软件开发的根本性重新构想。通过反转规范和代码之间的传统关系,SDD 使团队能够:

  • 更快构建:从规范自动实现
  • 维护质量:持续验证和一致性检查
  • 拥抱变化:系统性演进而非手动重写
  • 有效扩展:组织约束集成和团队协作

该方法论将需求变更从障碍转变为正常工作流,转向变成系统性重新生成,开发团队可以专注于创造力、实验和批判性思维,而不是机械的实现细节。

无论您是开始新项目、探索架构替代方案,还是现代化现有系统,Spec Kit 都提供了成功实施规范驱动开发所需的结构和自动化。

开始使用:访问 GitHub Spec Kit 仓库 开始您的规范驱动开发之旅。


体验规范驱动开发的力量,改变您的团队构建软件的方式。